顯示具有 大B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大B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

[短]忘記帶鑰匙 Sparks0917 /思芭克絲

書名:忘記帶鑰匙
作者:Sparks0917 /思芭克絲

自我認為標籤:(個人偏想,可能並非完整故事原身內容。)
短,大B

心得:
很可愛的故事。
一開頭就很吸引人,有種慢慢跟隨文字,受到吸引。這篇是一個開端,雖然尾巴收的好像很唐突,但因為篇幅不多,其實很多不明確的內容,這種很多模糊曖昧的方式,會引起我的好奇之心,抱著有後續的心情,期待著,所以收尾暫時是這樣,我很能接受!

可愛~~~~想看再多的文。

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

[短]臭豆腐與泡菜 時羽時成就/corgifox

書名:臭豆腐與泡菜
作者:時羽時成就 / corgifox (Tif)
作者相關:https://www.plurk.com/corgifox

自我認為標籤:(個人偏想,可能並非完整故事原身內容。)
短篇(極短篇),食物,大B

心得:(現在練習大B故事立刻寫心得ing)

一開始讀的感覺平平的,內心瞬間出現兩個想法:
1、好像有點無聊,後面會改變嗎?(覺得偏向不會改變)
2、不行!要有耐心一點,再繼續看下去吧!
然後主角遇到過去的朋友,到主角摸了朋友鬢角的描寫,突然讓我心跳了一下,才比較投入故事中。
回憶對我來說很突然,到過去主角和朋友學生時期,開始描寫感情。主角過去看到朋友閃亮亮的眼睛,再次相遇又看到了。原來有些情感是一直持續著,就像一直喜歡著臭豆腐。然後臭豆腐配泡菜才好吃,所以兩人就在一起了。

覺得回憶那裡描寫很美。雖然女裝的前後我不喜歡,但我喜歡綁鞋帶那裡,肩並肩那裡。喔,前面的再次相遇回出租房那裡我也喜歡,勾住對方摸摸好可愛~~~~但之後告白那裡,如同主角所說,幹嘛加中間那句話。
我知道是人設什麼的,或作者要這樣寫。但後面結尾,讓我原本還蠻喜歡回憶的閱讀情緒,就立刻散了。所以結尾我不喜歡,感覺只是為了跟文章名字有關才這樣寫,可能對我來說不夠順。讓我看完有點不知道該怎麼推文,推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回應。(笑)

好像第一次看作者文。


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

[富家]如煙如火 直末

如煙如火 直末

富家

在大B上常看到黃推,但我一直都沒看。算是看到一篇專門介紹的文,然後這本又有工作室要出了,近日才在大B上趕緊看完。

這故事就是很甜的故事,很簡單,很扁平的內容,看得很輕鬆,不需要動腦。我還蠻喜歡兩位主角兩情相悅之前,我覺得算是有味道的,但是……味道只存在很短幾章,後面大半對我來說可以說是索然無味了,就是看完一篇文。兩人開始交往後,就讓我覺得哪裡不對了,總覺得哪裡怪怪的,缺了一個東西,而一直到最後都是缺乏的。

--
主角因為一時衝動,向喜歡的人告白,而那人覺得自己好像可以接受,所以交往了。然後兩人相處越來越久後,被告白的人就動了真心,沒想到主角一直惶惶不安,藉由一些事提出分手,兩人分開。但其實兩人都很喜歡對方,所以不久後又復合甜蜜蜜。然後因為一些現實中的問題與難題,主角又提出分手,兩人就分手了。最後一章,瞬間過了兩年,主角還是喜歡對方,聽聞對方要結婚的消息,不甘心,所以向對方再次告白,再次在一起,END。
--

故事大概劇情如上,我覺得……有點沒有責任耶,不是說主角或任何角色,而是作者的表現方式。這個結局真的,對我來說爛死了。前面第一次分手然後複合,表達得就避重就輕,一招手對方就跑回,像隻忠狗。這裡我能覺得是因為對方已動真心,捨不得,所以輕易和好。但這種描寫方式,竟然出現第二次!?而且還是結局?一章交代完結?超傻眼的。

就算用番外來交代心理變化,我個人還是不能接受啦,這種結局有點在耍人的感覺,我覺得很粗魯,根本沒有細節。然後來說番外,我不是很習慣正文第一人稱之後,番外也是第一人稱,而且很多篇都是不同人的第一人稱,然後每一篇第一人稱的描寫方式,都和正文的感覺一模一樣。我正文番外接連看完,看得好錯亂。不同人的第一人稱番外,我覺得那幾篇都寫得不太好。然後我對H的地方的描寫都有點……不太習慣,不能入戲我好痛苦啊~~~~~

雖然這故事提到很多台北的景點,但我覺得很、很空泛。可能我不是台北人吧,裡頭的景點只到過幾個,看文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,只覺得像時尚的文中提到一個又一個的名牌名稱,只有這樣,非常表面,沒有什麼更多的,我想要的深度。感覺這些地點好像抽掉,換成別的,這篇文的感覺也不會有什麼變化。這些地點名詞沒有讓我有「感染」的感覺。

然後這篇文作者的文字……有點微妙。我第一次看這位作者的文,也不知道這篇的文字是常用的還是刻意營造的,很多地方,我都看一半突然一愣,分神思考作者用字遣詞,因為如此思緒常在閱讀到一半時被打斷。我不知道是好或不好,看到有一些人很喜歡作者的行文方式,但我只覺得……很微妙啦。

像是一直看到「不過意」,雖然看過去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,但這詞真的是我很少很少見到的(我是指在看BL文方面喔),我還特意在看過幾次不過意後,開google查這詞的來源(閱讀到一半時被這詞打斷)。資料不多,但還是有來由,所以覺得更微妙。還有「到」、「去」之類的前往來到某地的句子裡,這兩個字旁邊的字詞都不是很常見的表現方式,是讓我一頓,回頭再次看句子的文字的使用方法。不只這些,但這兩點是我印象最深刻的。有看到有人討論作者行文得特別,說不太像台灣人,我其實分不太出中文作者是哪裡哪裡人啦,只有看過一個香港作者的書行文方式特別不一樣,但這篇好像也沒到那麼特別不一樣,所以……是哪裡人都無所謂啦。

我會覺得這篇文的文字,就像是A4影印紙的四個角特地折了起來的感覺(讓人聽不懂的譬喻),其他地方跟普通的影印紙都一樣,但只有四的角都成了折角。小小的,不影響使用,但每次要用紙,都會刻意注意那裏一下再使用。或許這也是種魅力?